20世紀50年代,一批交大人響應黨的號召,“打起背包就出發”,從上海遷至西安,創造了中國高教史上的奇跡,並孕育和形成了西遷精神。2020年4月22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期間來到西安交通大學,親切會見14位西遷老教授,並明確指出:“‘西遷精神’的核心是愛國主義,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,與黨和國家、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、共命運,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。”為了更好領悟西遷精神的核心與精髓,護管EON4學生第二黨支部21位師生黨員於2021年1月14日中午12:30前往南苑圖書館集體參觀了上海醫EON4校“西遷”之路展。
通過觀展,黨員同誌們深入學習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,一批批上醫教職工、學子和醫務工作者們響應黨中央號召,“溯江而上,醫路高歌”,為大西南的醫學教育和衛生健康事業書寫的壯美篇章,深受鼓舞,1月15日下午大家在線上展開激烈討論,紛紛發表了感想。
預備黨員湯晨說,通過參加上海醫EON4校“西遷”之路展,我了解了西遷精神的由來:20世紀50年代,一批交大人響應黨的號召,“打起背包就出發”,從上海遷至西安,創造了中國高教史上的奇跡,並孕育和形成了西遷精神。在遷校以及新校建設發展歷程中,師生員工開拓奮進,艱辛備嘗,顧大局,講奉獻,千辛萬苦在所不辭,艱難險阻勇於克服,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,築成西遷精神豐碑,世世代代給人教育和啟迪。身為健康學子的我們,也應當提高思想水平、政治覺悟、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,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,努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。
預備黨員包文怡談到,“桃李滿天下,醫德重如山”這是對眾多醫EON4西遷人精神的高度概括,他們舍小家,為國家,獻青春,默默奉獻,積極響應黨的號召“到內地、到邊疆去”,這樣踏實工作、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醫學生學習。此外,通過今天的圖書館參觀學習,我還深入的了解到我校為弘揚西遷精神,先後承擔起對口支援新疆喀什、青海、西藏和海南等衛生人才培養任務,體現了我校在教育脫貧上作出的貢獻。我作為上健院的學子,在踏上工作崗位後,也應當時刻不忘黨的教導,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,朝著目標奮勇前進,努力成為一名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才。
預備黨員施宇也表達了感想,他說:“通過參觀上海醫EON4校“西遷”之路展,溯源醫EON4的西遷歷史和背景,深入了解和學習“西遷精神”,詮釋了什麽叫“胸懷大局,無私奉獻,弘揚傳統,艱苦創業”,給我們青年一代上了一堂非凡的課。“西遷人”始終堅守初心使命,奉行“黨讓我們去哪裏,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裏”的堅定信念,心系國家、民族和人民。“祖國哪裏需要我,我就到哪裏去”,作為新時代青年,我們要勇敢地承擔起社會的擔當,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,在那裏發光散熱;作為醫EON4的學生,我們要義不容辭地肩負起人民健康的保證,為祖國醫療衛生事業貢獻一份力量”。
預備黨員楊佳敏也對如何傳承西遷精神分享了感悟:西遷精神為胸懷大局、無私奉獻、弘揚傳統、艱苦創業,這是一座不朽的豐碑,它始終引領著青年一代勇往直前。西遷改善了中國西部教育資源的匱缺,為西部地區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。如今,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仍舊要傳承這種精神,堅守這份信仰,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,夯實專業基礎,在將來投身到社會最需要的地方,充分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投入到崗位中,在崗位上釋放自己的力量。我們要做新時代的西遷人,用奮鬥奉獻青春,開創美好的未來,譜寫新的篇章。
預備黨員錢詠雯談到,“西遷精神”的核心是愛國主義,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,與黨和國家、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、共命運。立足新時代的歷史方位,站在“兩個一百年”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,我們繼承和發揚西遷精神,就是要大力發揚愛國主義精神,把握歷史機遇,增強文化自信,激勵奮鬥精神,再創卓越功績。
預備黨員沃狄超談到,有幸參觀上海醫EON4校西遷之路,學習西遷精神,深有體會。西遷精神被概括為16個字—胸懷大局,無私奉獻;弘揚傳統,艱苦創業。在29世紀五六十年代,為了國家的發展,交通大學從上海內遷到西安,學校精心策劃,教授帶頭,學多師生員工放棄優越的生活,跟著學校一起遷到西安,為西部發展、國家建設嘔心瀝血獻出智慧和力量。作為一名醫學生,我深深感動與敬佩,我會時刻鞭策自己,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,在未來的臨床崗位上,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;同時作為一位預備黨員,我也會以嚴格的黨員標準要求自己,積極學習黨章時政,永遠跟黨走。
預備黨員鐘佳妮結合專業做了分享:以史為鑒,我們要進一步傳承弘揚西遷精神,把老一輩上醫人赤誠報國的故事一代代講下去。作為健管學子,我要努力做到進一步服務健康中國建設,為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水平作出屬於新一代青年的貢獻。
通過分享交流,師生黨員紛紛表示不管是當前的疫情防控,還是以後的學習發展,都要秉承“胸懷大局,無私奉獻,弘揚傳統,艱苦創業”的“西遷精神”,牢記使命,磨礪本領,為祖國的發展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。